NCHU MIS

資管人素養與生涯規劃討論主題

跟資管新生談BI的概念

Posted by ChenYuYi On 晚上9:24 0 意見

大多數企業在實作商業智慧解決方案時將面臨三大挑戰:避免超出預算、符合業務需求、以有效率的方式讓解決方案持續發揮效益。若要解決方案符合您的預算,又具有成本效益,您必須從現有的技術基礎架構中著手,將初始成本與實作成本降至最低。商業智慧解決方案若只有少數受過充分訓練的使用者能夠熟練使用,就無法產生普及化的商務分析資訊或增強決策能力。重要的是選擇一套可支援企業組織的現有技能,而且所有員工都很容易存取的商業智慧解決方案。效率與成本效益最高的理想解決方案,是能讓您集中管理企業全體的工作負載,整合至現有 IT 環境中,並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的解決方案。

微軟BI策略的核心思想,就是所謂的“自助式管理分析”,通過這一概念,終端用戶可以使用他們平時熟悉的軟體工具,比如Office等來創建並分享各種查詢和報表。舉個例子,一個業務部門的用戶可以使用新的Excel和PowerPivot集成來創建一個查詢,然後生成高度可視化的報表。

PowerPivot for Excel 2010 初探 ─ 初級入門篇 (1)
PowerPivot for Excel 2010 初探 ─ 入門篇 (2)
Microsoft Office 2010 - 商業智慧篇<<第一章>>
Excel 2010走勢圖應用
Business Intelligence Envisioning seminar
微軟商業智慧
微軟企業生產力基礎架構
這是每個人的事 - 提高決策品質
台灣微軟CIO電子報

跟資管新生談ERP的概念

Posted by ChenYuYi On 晚上9:36 1 意見

ERP幾個重要的特性:資料的整合、流程的整合、最佳化實務和模組化的套裝軟體。ERP系統整合了生產、銷售、人事、研發、財務五大管理功能於一個系統中,除了整合資料外,也能整合資料處理與作業流程。ERP的供應商在眾多的系統開發與建置過程中,與企業互動、瞭解其作業,大量經驗所累積的成果,並將之納入資訊處理流程,而成為一種典範。因為有了企業最佳實務,協助企業導入ERP的顧問多會建議,如果企業現行的作業程序、方式與系統所設定的典範有所出入時,應該檢討企業的作業流程,並考慮是否修改。這也就是常聽到的伴隨著ERP的導入,企業必須進行流程改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的原因。

2009年10月 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做了一份調查(由世新大學ERP實驗室執行),調查的焦點集中在天下1000大製造業,依據2009天下雜誌所發佈的製造業1000大企業進行資料收集,總計取得840家企業的資料(尚有160家資料無法取得),其中有16家尚未導入ERP系統、128家的ERP是自行開發的,其他696家中,導入鼎新系統的有401次、導入Oracle的有123次、導入SAP系統的有99次,為國內的前三名供應商

國內前三名的ERP系統廠商都是中央大學ERP中心的合作夥伴,也有另外13所大學加入聯盟推動這些系統。中央大學於1998年成立「企業資源規劃中心」(簡稱ERP中心),其成立為一項產學合作計劃,由中央大學主導,在前校長劉兆漢的領軍下整合企業管理學系、財務金融學系、資訊管理學系、資訊工程學系、人力資源研究所及工業管理研究所等資源,由十多位教授以任務編組的方式,致力培養ERP人才,中央大學將以德商SAP系統為基礎,結合Sun的高階伺服器,建置SAP系統提供相關教學及研究使用。同時與台灣市佔率第一的鼎新電腦合作,推廣Work_flow ERPII 的教學研究。實施了全國第一個ERP專業學程,創立中華ERP學會,即有國內外大廠及多所大學加入團體會員,歷年認證人數達數千人。成立ERP中心,除了軟硬體設備、整合各系所教師合作,還需要鼓勵許多學生參與投入才會做出成果。以中央大學ERP中心來說,由教授群帶領多組學生參與,歷年共培訓約1050人次。研究方面,也有不少ERP研究的論文

為了減輕公司的負擔,之前有不少企業IT人員已經開始考慮將原有的ERP系統更換成Open Source ERP(像是Openbravo、Compiere、ERP5、Open ERP及xTuple等)。對於這些open source廠商而言,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說服企業相信免費的ERP軟件,真的能應用在公司營運上”。

其他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文章~
ERP v.s. 傳統MIS
ERP評選難上加難」、「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導入廠商評選程序之研究
ERP成敗關鍵 - 企業流程再造
塑造ERP人才」、「ERP人才技能需求與教育訓練之研究
世新大學ERP實驗室教案教材

相關網站~
中華企業資源規劃學會

中央大學企業資源規劃中心

資管系大一的必修課程計算機概論中,會介紹「邏輯設計」這門學問,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章,卻是大家開始認識電腦運作的基礎 (當然要從基本邏輯閘去想像電腦的運作有很大的落差)。或許很多同學不太有興趣學硬體的東西,反正自己將來不太可能走硬體這條路。不過,如果願意試著把自己的學習態度總是想辦法探究「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將會發現邏輯設計裡面談到的理論與專有名詞欲我們平常在選購電腦的規格實務是有關的,那就不會覺得學理論是沒用的了。

所以,在資管人課程上就會引用下列資訊來為各位同學介紹怎麼看待理論與實務之間的關係。

  • 超執行緒(Hyper-Threading):令Intel Core i7擁有8核心的關鍵技術
    早在Intel推出Pentium D雙核心處理器前,Pentium 4就用上了超執行緒技術,讓單核心的CPU也能夠建立出虛擬雙核心。
    超執行緒技術讓CPU能夠同時處理兩個執行緒,比起一個一個來省下不少時間,也能提升30%以上的效能。
    但並不是每一個程式都能完全利用超執行緒所建構出的虛擬多核心,支援不好的話反而還會拖慢效能。真正能夠發揮效能的,目前僅有影像處理、3D與數學運算軟體,大多數的遊戲與程式很難發揮多核心效能。


  • 一眼看穿CPU型號:Intel筆電篇
    Core i3、Core i5處理器都是雙核心,同時有HT技術能跑4個執行緒,看起來就像是4個核心一樣。Core i7-6X0系列也都是雙核心支援HT支術,而i7-7X0以上的系列則是有4個核心並支援HT技術,因此會有8個執行緒。
    Turbo Boost則是自動超頻功能,在全速運算的時候會自動提升時脈來增加效能,這部分要Core i5以上的處理器才有。
  • 瘋狂大飆Core - Intel Core處理器核心大公開
    以主流市場為定位的Core i5-400/500及Core i3-300系列,Core i3及Core i5均內建顯示功能(IGP),也納入以前北橋晶片所掌控的記憶體控制器(IMC, Integrated Memory Controller),傳統的FSB前端匯流排的設計也改為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點對點直連架構,而南橋的工作則是交給PCH晶片(亦稱Ibex Peak-M)負責。
    Core i5/i7則是導入Turbo Boost渦輪加速技術,此技術會綜合應用程式的類型、執行數量與處理器的表面溫度等狀況,來斟酌調整運行核心的運算時脈,以及閒置核心電耗的降低。
    Core i3-350M並不支援Intel渦輪加速功能,所以無法針對特定應用軟體或運算環境,而將其中單一核心或執行緒自動超頻。
    Core i5-450M與Core i5-520M相同的內建Intel超執行緒技術、Intel渦輪加速技術、L3共用快取皆為3MB、與內建Intel HD Graphics整合顯示晶片外,兩者仍然是有些差異的地方,像是在Intel渦輪加速技術上,Core i5-450M最大只能調升到2.66GHz,Core i5-520M則可以自動飆到2.93GHz。除此之外,Core i5-520M身上許多商用功能,像是Intel TXT、VT-d、AES-NI指令集等,Core i5-450M並不支援。
  • Evolution of the Pentium 4
  • Dual core at the ready
  • INTEL PENTIUM 4 3.06GHZ CPU WITH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 Say hello again to Hyper-Threading
  • Introduction to Multithreading, Superthreading and Hyperthreading
  • I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 Can Benefit Performance

最近要上映一部電影「社群網戰」,是以Facebook創辦人為故事主角的電影~





還沒看這齣電影之前,倒是建議我們的新世代年輕學子先看看十年前播映的「微軟英雄」~





由TNT頻道拍攝,1999年5月在美國有線電視播出的電視影集「矽谷海盜(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本地的錄影帶片商把片名翻成「微軟英雄」。在影集中是以早年Apple創辦人Steve Jobs的傳奇故事為主軸,不過從台灣錄影帶包裝上副標題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的傳奇故事」也說明了這部影集的另一個要角是微軟總裁Bill Gates。影集中是由Apple公司另一位創辦人Steve Woz以旁白的方式敘述Steve Jobs的衝勁,但也直率地指出Jobs的缺點,Steve Jobs是矽谷裡最有創意卻也最獨裁的英雄!他講究美學、追求完美,讓旗下產品成為獨具創意的藝術品。但他也性格暴躁、反覆無常,讓獨裁一詞和他分不開。至於第二男主角Bill Gates的部分,影片中把他的發跡過程描述成投機取巧,得寸進尺的剽竊家,如此走來而從一個退學的大學生開始了全球首富的事業。

看完「微軟英雄」這部影片之後,你知道了~

滑鼠(Mouse)與圖形使用者介面(GUI)是全錄(Xerox)公司實驗室發明的,但當時如日中天的全錄,總裁對這個發明大發雷,說:"我們這麼偉大的公司裡,竟然有隻老鼠?" 蘋果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從全錄拿走了這個發明。史帝夫欣喜若狂說:"這簡直是富人敞開大門,歡迎小偷上門嘛!"。另外,蘋果在這樣的基礎上開發出視窗作業系統,造就了後來的Mac電腦,但是,微軟在合作的過程中也開發自己的視窗系統,後來史帝夫(Steve Jobs)得知而痛罵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他是個賊,比爾卻回答:"你不也是嗎!小偷和賊,有什麼差別?"。史帝夫年少氣盛,在公司內鼓吹兩個產品開發部門互鬥,被他從百事可樂挖來的總裁趕出蘋果,蘋果從此一蹶不振,微軟卻一飛沖天,比爾成為全球首富,史帝夫則成了管理學上的失敗案例。當然,後來史帝夫絕地大反攻,竟又回鍋蘋果,以ipod再創蘋果盛世,這已經是後話了。

如果進一步瞭解微軟奇蹟似的創業史,將會發現比爾蓋茲並沒有發明個人電腦產業的任何一樣關鍵產品:微軟賴以起家的BASIC程式語言,是比蓋茲更早十年的兩位達特茅斯(Dartmouth)大學教授先寫出來的;開個人電腦操作系統之先的DOS(Disk Operating System),也是蓋茲在另一個程式設計師Tim Peterson的QDOS上改寫出來的(而QDOS則是改寫自另一個程式天才Gary Kidall的CP/M);在Windows之前的是蘋果的Macintosh;Word的前輩是WordPerfect;Excel的先行者是Lotus;Explorer之前就有網景的Navigator。微軟之能夠在個人電腦產業裡獨享一半的利潤,靠的不是技術創新,而是蓋茲獨具慧眼的商業天賦。

「忽略歷史則不會有過去,也不會有未來」( A generation which ignores history has no past - and no future. Robert A. Heinlein )

所以,希望能從這部影片,引發大家對電腦歷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從這個故事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發展 ...






其實,這部影片實在應該列為全國年輕學子的基本教材。因為,從片中我們可以深刻體認「英雄出少年」的道理,但是成為一個「英雄」的先決條件是要有「自信」,「自信」是來自於「實力」,而「實力」絕對不是憑空就有的,一定要非常非常的努力才行!

在國內的教育體制下,我們鮮少看到大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展現出充滿實力的自信心,在這填鴨式的教學環境中,學子們大多被教導成為只求高分的考試機器,完全沒有自我學習及思考的能力,每個人彷彿只是為別人怎麼看你而活著,年輕人很少有透徹的見解及遠大的抱負,如此一來,也就不自覺在求學過程中應該去努力什麼?於是,大學只是「由你玩四年」的天堂,反正在天堂中也沒有人去關心自己出了社會是否就是進入一個壓力不斷的地獄了!

其實,我在這裡真的要語重心長地告訴各位同學,你們未來的日子是艱苦的!出了社會之後,所有的壓力會接踵而至,或許你現在看不上眼的工作機會,卻是你未來求之不得的企盼。因為,你現在付出多少的努力,將是你未來進入社會的籌碼。如果你們有注意現在的工作職場狀況,相信你一定知道人浮於事的可怕,這年頭竟然有數十萬人在失業中(而這還不包括隱性失業者及在家待業者),可是有專精專長者卻仍然是一個人有四~五個工作機會可挑。所以,我還是要告訴你們,趁在求學的天堂裡,趕快充實自己,這是對自己最值得的投資!

我還記得大學時代的一個同學,是我這些年來僅見的少數幾個有資格成為「少年英雄」的人,他在大二的時候就卯起來做了一台Apple II電腦(請注意:不是DIY那樣的!),自己layout主機板、將一個個晶片焊接上去、自己寫BIOS、組裝在一個007的手提箱、成為全世界第一台Apple II可攜式電腦(大概也是唯一的一台吧)。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學校老師教他的,而是他自己努力將各種管道學得的知識整合起來。這樣的例子在現今的大學生中又有幾人呢?可是,諷刺的是我這個同學因為不喜歡念數學,但又是在「應用數學系」裡,所以整整念了六年才畢業,沒見過他的實力的師長們,總以為他是個壞學生呢!可是,這並無損於他的成就,進入社會之後,他的實力遠超過他人,在工作上可是相當被重視的要角呢!

所以,我要鼓勵各位同學,有朝一日你們能來跟我說:「老師,我對自己的實力非常有信心,因為我已經"見對手不是對手"了!」(就像「駭客任務」的最後一幕,當你明白自己的實力不是對方所能及的,那他們也就從具體的威脅角色而變成什麼都不是的虛擬假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