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HU MIS

資管人素養與生涯規劃討論主題

何謂「鷹架理論」?

Posted by ChenYuYi On 中午12:18 0 意見

文:陳育毅
圖:林美儀


康寧專校通識中心徐偉鈞老師在2008/09/01~2008/12/30實施一項教學研究,以同儕鷹架的理論基礎,對商管學群學生學生實施數學日記、合作學習、數學討論等教學策略,並進行學習歷程檔案製作,過程中觀察學生數學態度的改變,並探討影響學生數學態度改變之因素。這項研究雖然是針對數學教學實施方式,不過我們仍可從這份研究報告「學習歷程檔案評量對商管學群學生數學學習影響之研究-以康寧專校資管、企管科學生為例」瞭解「鷹架理論」的基礎與實施。

  • 鷹架理論源自於蘇俄心理學家Vygotsky的學習理論,其認為人類的認知發展過程是經由「內化」或「行動的遷移」,將社會意義及經驗轉變成個人內在的意義(1962)。Vygotsky將認知的發展分成實際的發展層次以及潛在的發展層次,在這兩個層次之間的差距,Vygotsky以「貼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1978)。 鷹架的功能就是幫助處於實際發展層次的學習者,跨越貼近發展區,進而達到潛在的發展層次。
  • 一般說來,廣為大眾所接受的鷹架內涵為:「學生內在心理能力之成長有賴於成人的協助,且此協助應建立於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當學生停留在某一認知層次時,若教師可提供有系統的引導或關鍵性的指點,則學生較容易超越原來的認知層次。在此過程中,教師所提供的引導與指點即為鷹架」(徐椿樑,2001)。
  • 鷹架支持的重點在教師以輔助者的角色,將學習內容結構化,並透過學習者學習歷程的層次漸進,建立自我的學習之垂直鷹架,以及同儕或有經驗的學習者的水平鷹架,共同建構成的學習網路。鷹架的兩個重要議題便是「溝通」與「認知」,透過語言的社會互動功能將有助於促進學習者對問題的解決與反思能力,以達成學習遷移的效果,並促進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能力之培養(張菀珍,1997)。
根據以上的定義,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落實鷹架理論的做法就是: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習者特性提供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需的鷹架,並且該鷹架的支持程度會隨著學習者在實際學習的情況不斷調整修正,學習的責任應在過程中逐漸由教師轉移至學習者,而其轉移時機則應視學習的實際情況而定。(我們特別繪製了下列示意圖讓大家瞭解這樣的意義:課程若是完全只有老師的講述授課,其實等於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自己蓋出一棟"知識大樓"給學生看,學生的收穫有限!我們都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如果課堂要教導給學生的知識能由學生高度參與來蓋出那棟"知識大樓",學生的收穫會更多的,但過程中老師必須提供適當的結構性輔助措施,讓學生在蓋"知識大樓"時有"鷹架"做為立足點。)





康寧專校通識中心徐偉鈞老師所實施的教學研究重點在運用同儕鷹架教學,也就是更強調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學習模式,採用的教學策略包括學習記錄同儕討論:要求學生在每次上課後寫下學習札記(包含有心得分享、上課摘要整理、數學擬題、解釋性寫作與數學故事等形式),作為下一次課程之參考,這是學習歷程的記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並觀察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而課堂上也更重視小組討論活動,鼓勵學生以更多元、開放的方式解題,經由同儕對談、小組討論、學生上台講解與分享的方式,而過程中的對話也會蒐集轉錄為原案並進行分析,然後研究如此的同儕鷹架對學習的效果如何。

該研究在開始實施之前,先對學生進行開放式問卷的施測,以瞭解學生原本之學習態度。活動之後再進行一次開放性問卷的施測,對照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結果發現有下列的改變:
學生數學態度的轉變:


  • 由原先的缺乏自信轉變為對自己有信心
    相較於過去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往往會認為「反正以前數學就不好了,再怎麼努力,大概也是這樣吧!」、「看到數學符號,我的頭就昏了」。
    而在同儕鷹架的運作之下,學生透過鷹架的作用,獲得自己ZPD 中所需要的資訊,不僅增加了數學能力,也逐漸建立了自我的肯定。學生會說「看同學上去寫或講,本來覺得很難的東西好像突然就便簡單了,尤其是那種平常成績比較差的同學,都講得出來」,顯現出了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有信心學好數學並接受挑戰。
  • 由單向接收轉變為敢於質疑、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單向地接受來自教師或高成就學生的訊息,因此大多數學生幾乎都養成了接受他人答案的習慣,即使對解題歷程有疑問,往往也不敢提出其他意見。這種單向溝通的方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是相當不利的。
    然而在學生逐漸習慣了由同儕提供鷹架的討論方式,透過同儕來提供學習鷹架,使得班上的討論變得相當熱烈,學生提出自己的解法與同儕分享,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態度有了重大的轉變。
  • 低參與度轉變為主動說明、分享以前學生會說:「不好吧!講錯會很丟臉,我才不要去講或寫」、「不知道要怎麼寫,自己也不確定」。
    但是學生透過上台講解的過程,發現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因而提高了其參與度。學生也開始會主動上台報告,雖然他們的報告內容仍不夠詳盡,言語之間也仍缺乏自信,但就其學習態度而言,確有所進步,態度有相當的進步。現在就會說:「以前都比較不好意思講,可是現在發現可以幫助同學也蠻好的」、「我覺得上台教同學,自己把想的東西講一遍,會比以前只有自己想的時候還要清楚」、「我覺得有準備以後,我居然還可以教別人實在太有成就感了」、「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可怕,多跟人家討論就會了,而且還可以想到一些自己從來沒想過的東西」。
  • 由關心分數與答案改變為對學習探究的熱忱該研究發現在討論活動中,學生自己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時,其重心由答案的對錯逐漸轉移到對問題探究的熱忱,學生們不再以答案的對錯作為學習的判斷標準。而同儕鷹架的模式給予學生透過同儕協助,幫助學生從近側發展區到達最大發展區,讓他們獲得了更深層的學習。

台灣教育偏重於知識的灌輸,往往忽略了學習態度的培養,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因為能高度參與而從中獲得成功經驗的體驗,因此其學習態度也有了轉變。所以,如果每位老師在教學時都能更進一步對課程有系統的瞭解與規劃,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進行更多元開放的討論方式,讓學習重心由只關心答案對錯轉移到對問題探究的熱忱,讓學生有更大的空間可以發揮,也就能讓學習不僅止於表面、而是可以做到深層學習。

資管人學非所用?

Posted by ChenYuYi On 上午10:35 0 意見

作者:陳致中 
出處:遠見雜誌200310月號 / 208

十二年間,資管系的畢業生增加超過二十倍。激烈競爭下,求職者要如何脫穎而出?

經建會在5月公布一份報告指出:資訊管理、環工土木、食品營養及農林科學等學系的人力處於供過於求狀態,且平均每年超額供給一千五百人以上。這份報告在資管系學生間引起一陣恐慌。相對於資訊工程系的供不應求,「資訊管理」似乎風光不再。
然而,著名的國立大學資管研究生展現的卻是另番榮景。「我們所上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業界訂走了!」交通大學資管所所長陳安斌表示。而中山大學資管所應屆畢業生陳弘哲也指出,他的同學不是在服國防役,就是被業界搶去,還沒聽過有找不到工作的。
究竟資訊管理人力是「不足」還是 「過剩」,是 「量多」還是 「質不精」,似乎已經變成了羅生門。

資管學士供過於求

中山大學資管系系主任侯君溥表示,資管人不再像過去那樣搶手,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大學、技術學院大多,且幾乎家家都有資管系。「資管是最容易設的科系,」侯君溥表示。然而學校在師資與設備方面卻沒有相對的配合,當這些學校大量釋放出未經充分訓練的資管畢業生,自然影響了市場正常供需的運作。
在快速成長的大學教育中,資管系正是膨脹最快的一環。根據教育部統計,八十學年度全台灣僅有政大、中央、中山等九所學校(含二技)設有資管系所,一年畢業生僅六百九十二人。 然而到了去年,畢業的資管學士(含二技、四技)卻高達一萬六千一百一十九人。單就量而言,足足增加了二十二倍以上。如此迅速的成長如果沒有配合質的相對提升,就會帶來供過於求的結果。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表示,資管系的普遍設立,可以說是因應資訊化潮流的結果。然而學生並未在學校學到扎實的資訊技術。因此資管畢業生管理上比不上企管系,資訊則比不上資工系,競爭力自然低落。
楊基寬以104求職登錄者的數據指出,資管系畢業生選擇的職務,前五名分別是行政助理、電腦操作(資料輸入)、資訊助理人員、行政或總務人員、系統維護(操作人員)。大多數的資管系畢業生所找到的工作和「資訊」並沒有太大關係。
104求職的八千一百四十八名資管畢業生(含技術院校及大學系所),僅有三千二百三十九個工作機會,平均一人只有0.4個工作機會。相對地,資工系的兩千四百三十三個畢業生,卻有六千零五十三個工作機會可以挑,平均一人有二.五個機會。
關於資管碩士較容易找工作,楊基寬同樣以統計數據,指出104網站登錄的資管碩士求職者僅三百九十六人,且他們的求職項目以MIS程式設計師、系統分析師、軟體設計工程師、資料庫管理人員、網路管理工程師為主。在求職項目偏向資訊專長、競爭者又少的情形下,自然容易找到工作。

Operation
的能力更重要

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處長李進寶表示,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以分為四個層面:硬體、系統軟體、應用系統開發,以及智慧型的資訊使用者其中第四項指 「能夠運用資訊科技達成任務」的人才,包括系統應用、網路、資料採礦(Data Ming),等等,這類人才是各行各業都需要的,也是資管系能充分發揮的領域。然而經建會的調查卻集中在前三類的人才,因此才會得出「資管人力過剩」的結論。
李進寶指出,目前資訊的應用己經深入每個行業,然而一般科系對資訊素養的訓練仍嫌不足,因此資管人才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就資策會去年7月針對資訊人力需求所做的研究顯示,資管系畢業生一般都不愁找不到工作。但目前資管系、所的問題,在於訓練重點不夠明確,學生僅僅學到基本的資訊能力,而未找到自己的專長。導致資管系學生雖然有工作,卻不能真正發揮資訊的專業能力。
究竟企業界需要的是怎樣的資訊人才呢?經貿聯網副總經理曾仁坤表示,除了需要韌體控制、新軟體開發等技能的高科技領域,在一般資訊應用的領域中,資管並不一定比資工差。他指出,服務業的特性是強調溝通、瞭解客戶需求,因此擁有管理、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識,習於團隊合作的資管人,反而比資工人更容易上手。雖然一般資管系學生在校的程式設計訓練比較不足,但可藉著參與專案來爭取表現的機會。
「技術背景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Operation(系統運作)的能力,」明基電通資訊技術服務處資深協理趙素娟表示,對大型企業葉而言,資訊系統牽涉到的部門、流程範圍大廣,資訊人員必須有足夠的組織、領導和溝通能力,才能協調各部門完成系統的建置。她認為,資管人比資工人更有機會接觸企業的專案,但足否有足夠的企圖心,能徹底把一套系統的分析、建構和維護技巧學好則是關鍵。「我們看的是應徵者的專案經驗,還有他的潛力,」趙素娟說:「重要的是能配合公司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
文群科技行銷事業群副總徑理吳文龍也指出,對於知識密集的產業而言,資訊人才不只要有資訊科技 (IT)技術的底子還要能瞭解產業動態、新技術發展等等趨勢,特別是要瞭解客戶的需求,才能完成有效能的系統。而資管人在瞭解產茉動態方面可能優於資工人,但仍然必須不斷接觸最新的技術資訊,才能在畢業後迅速獲得企業青睞。
不過,高雄漢神百貨管理部副理徐嘉宏則表示,由於百貸業所用的資訊系統多半採用外包,所以資訊人員需要的是維護系統、除錯的能力。「基本上就是要會寫程式,」徐嘉宏表示,對漢神而言,資訊系統的分析和建置,是高階主管和外包廠商的問題。「我們不太重視科系或學歷,但是一定要會寫Delphi語言(漢神資訊系統所用的程式語言)。」
企業界對資訊人員的要求莫衷一是。那麼,資管人究竟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有技術底子,出路更多元

104人力銀行的楊基寬和資策會的李進寶異口同聲地表示,「應該先加強技術能力。」楊基寬指出,資訊科技可以分為三個面向:硬體、程式設計,以及MIS等應用系統。而資管系學生應該利用在較的前兩年,把這三方面的能力都提升到一定程度。 「資管是用技術來管理,」他認為,資管系學生應該先把資訊技術的根底扎好,再開發自己的專長。而資管系學生在校可以做的自我提升包括,強化資訊技能選擇專攻的主題,例如多媒體、電玩、網路安全,讓自己「應用化」:考取相關的證照等。
李進寶表示,雖然資管的一般定位是「資訊加管理」,但在大學階段,最好還是以程式設計為主。因為「管理是一種藝術」,管理知識需要依靠實務經驗和社會歷練來累積,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很難立刻上手。因此最好先盯好技術的底子,才能真正「用資訊來管理」。 不過,中山大學侯君溥則認為,資管人不該自我設限於程式設計的領域。他指出,資管是著眼於應用系統的開發、管理與維護,和資訊工程強調技術本身的效率有所區別。
特別是在資管碩士的訓練上,侯君溥認為應以培育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為主。由於企業的資訊系統導入專案不僅金額龐大,涉及的知識領域也是浩瀚無涯,因此更需要專案經理,來整合組織內部的資訊需求與外在的系統技術,以提升專案的效能。因此,雖然資管系畢業生年年增長,「好的資管人才還是很缺的。」
交大陳安斌進一步指出,資管人應該把眼界擴大。尤其,在二十一世紀,資管已不再是企業管理下的分支,而是一門運用資訊技術,協助各行各業解決問題的專業。不只是企業的生產、人事、會計各部門需要資訊系統,考古、化工、土木、太空等科學領域,甚至是新聞和法律等知識工作,也都需要更先進的決策支援系統。陳安斌指出,現代的資訊系統也不再限於資料的儲存和擷取,還包括運用先進的資料採礦、人工智慧(AI)、模糊理論等技術來進一步搜尋、精煉知識,讓現代決策者可以在龐雜的資料中有效運籌。交大資管出身的寶來證券副總經理陳凌鶴也表示,資管人的出路真的很多元化。因為他們不只懂資訊科技,更瞭解如何替企業解決問題,主動、積極地尋找最佳的方案。即使在國際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資管人只要掌握好核心的資訊技術能力,再選定有興趣的領域持續鑽研,出路方面絕對不成問題。

資訊管理未來出路

未來的路無限寬廣-你準備好了嗎?

隨著企業的e化及M化風,資管系的畢業同學,已出現供過於求的窘況!在這樣的情況下,資管系所同學如果沒有碩士學位或幾張專業證照,想在職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將會有相當程度的困難。訪查了許多家企業後,在企業心目中最理想的資管人是既擁有資訊能力且懂得管理技術的人。因此,資管系的同學應該是可以與資工出身的人談系統與技術,同時還可以與管理背景的人談管理制度跟理念。最好是能夠擅長於兩者的整合,因為,在現今資訊社會中想成為實際掌握社會趨勢的領航員;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除此之外,依一項最新的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今年有多家金融業者都積極徵求資料庫工程師,同時還要求來應徵的對象需具備有Data Mining和資料分析的能力,以便做為行銷策略與客戶服務的依據。所以資管系所學生除了要通曉微軟SQLOracle資料庫系統外,若還有統計相關背景會讓金融業者更加仰賴你哦!
講了很多嚇人的現今社會企業的需求,我們一起來看看資管系所畢業的同學,會有什麼樣的出路跟職務可以做參考及選擇:
 

資管生涯的發展可能
適合從事工作
具體職務名稱
建議取得專業證照
資訊專業人員的生涯
軟體開發設計
系統維護管理
網路管理
資料庫管理
軟硬體銷售
程式設計師
系統分析師
系統整合工程師
資訊系統管理師
網路管理工程師
網際網路工程師
網站架設工程師
電子商務工程師
多媒體視覺設計師
資料庫分析師
資料庫管理師
知識管理工程師
軟體開發方面:
MCAD
SCJPSCJDSCWCDSCEA
系統管理方面:
MCSA
MCSERHCE
網路管理方面:
CCNA
CCDACCDPCCNPCCIPCCIE
資料庫管理方面:
MCDBA
OCP

管理專業人員的生涯
產品經理
專案經理
企劃人員
行銷人員
資訊管理專業經理
資訊部門管理者
網路行銷與廣告管理師
專案管理方面:
CPMP
PMP


看看iT邦是怎麼談「資管」吧~

Posted by ChenYuYi On 晚上11:00 1 意見

http://ithelp.ithome.com.tw/question/10038394

askagumi(iT邦初學者9級 ):
我剛進資管系一年級!!
我現在該如何好好利用這幾年的時間好好學好電腦呢?
由於資管系(屬商學院)一半要學商,一半要學資訊,但是我真的比較喜歡資訊方面
我想利用時間好好充實自己資訊相關知識. 以後也可以跟各位一樣做IT相關工作.但是總覺得電腦知識好廣,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大一一進來,我們只有一個電腦相關科目 : 計算機概論
大一下也只有一門是程式設計
大二有資料庫跟資料結構,演算法..比起資工實在少很多東西
大一的計概老師非常注重程式的架構,物件導向.....
所以我們的計算機概論就拿來上很多物件導向觀念.. design pattern
常常看了IT邦大家的問題或分享,但是看不懂這是哪方面的問題.
電腦知識涉獵好廣!! 我都還沒摸清楚到底要學些什麼!
就像是一隻蟲子在蘋果上面不知道怎麼吃.... @@
請問各位高手! ! 學習資訊方面一路下來要學哪些東西??
有沒有學校不會教,但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shunyuan( iT邦初學者1級 ):
(1) 不要蹺課
(2) 作業簿不要抄解答
(3) 寒暑假找實習的機會
(4) 畢業前搞好一個拿得出去的專案
(5) 學好微積分

sbee727( iT邦初學者7級 ):
其實沒有什麼一定的路,除了學校交的理論外,就是不斷的去實做,從失敗中累積經驗,從log中尋找答案,一般人遇到問題都只是會砍掉重灌,但是這只是其中的一條,很多事要從多角度去想,相信就可以從中去學到很多的路徑.
一般書中沒教的,老師沒教的,在www中都幾乎有答案,google大神裡面有很多東西,等帶你去挖.....

fillano( iT邦大師7級 ):
在學校的時候,技術的基本能力紮根是最重要的。但是除非你要做研發的工作與資工系競爭,管理與溝通的能力跟知識,絕對是你在職場中是最重要的優勢之一。
除了上面幾位大大建議的東西之外,我想多接觸軟體工程方面的東西也會有幫助的。


http://ithelp.ithome.com.tw/question/10007047

wilson59 ( iT邦初學者10級 ):
幾位回答者的回覆頗中肯,經驗是最寶貴的!因為在校時除非已經於校外資訊相關行業打工,否則其實真不知實務在做些什麼?教授是屬於學術領域的專才,因此也只能就基本知識給予教導,在校生可以參考補教業界流行的是教那些課程,所謂需求創造供給,要瞭解職場需求什麼,充實自身以供給職缺就不管公立還是私立,能做得好,學得快,就是企業要的人~剛開始網路已經是整個資管基本的基礎建設,應該說是資管人的常識,而資料庫沒有參與專案,實際去下sql去思考,去回想學校教的演算法,改進執行效率,可以說是自我要求的功課..

lukechang( iT邦初學者1級 ):
退伍後 我進到公司上班後才發現 學校學的東西實在太淺薄了 還是實做經驗來的重要

cheng( iT邦初學者2級 ):
因為學校教的技能只是基礎
對於外面公司企業上的運用不大
還是要多看一些電腦雜誌或是商業文章
充實現今IT業界中分享資訊
另一部份,訂定自己的目標學習新知
才不會無所適從的亂學什麼都不精

pankt( iT邦初學者3級 ):
應徵資管人員,我的作法是與計算方式是,一年經歷,和約等於二年學歷,二年經歷,則大於四年學歷。唯只會要有經歷的...


http://ithelp.ithome.com.tw/question/10009190

ufgeorge(iT邦初學者8級 ):
最近在徵才,問了資管系畢業的學生,似乎在校並沒有摸過Windows AD,是普遍如此,還是指是我碰到的個案?

c336351( iT邦初學者8級 ):
學校沒有教,因為學校沒有每台都裝server的OS,
加上有些老師自己對這些也不瞭解。
學校教的都是理論的,網路或server實際設定操作幾乎都沒有教


http://ithelp.ithome.com.tw/question/10048004

albertachen(iT邦初學者6級 ):
學校資管都是教 ERP 使用 ,, 教如何使用名車豪寨,,不是教如規劃設計施工..
台灣教育誤導人生..
我是資訊管理系的
學校課程重點在ERP應用
但我只是了解但不是很會
考試領導教學::
學校不該考(教) xx ERP 軟體要在哪裡敲什麼資料
要教學生 這軟體 為何如此 無知 無能 設計成這樣
他的公司文化 或 人文素養 哪裡出問題
哪裡需要改進

yellen( iT邦初學者10級 ):
你終於發現台灣的教育是一種假的教育了,
我要恭喜你,你開始成長了,
那些教授只會拿著課本講,
卻沒辦法讓學生動手去做,心領神會,
大概跟學校只想賺錢有關(不可否認),
沒有相應的軟、硬體,學生有多少,就應該買多少套軟硬體,
馬上就想開資管課程----->這是學校該死的地方,
真正想學資訊,不一定要進大學,
好好自己鑽研,會英文很重要,你自己就是教授了。


http://ithelp.ithome.com.tw/question/10049201

japues( iT邦初學者1級 ):
小公司小mis要的是身經百戰什麼都會,會做比會說重要,証書??啥東西
大公司大mis要的是經驗完整証照一堆,會說非常重要
以上錢都不多,工作很多,除非上管理級
想要在it業,實力很重要,如果不會說,又不太會作
1、先去光華、nova的小店磨磨很快就有經驗了
2、職訓局上課
3、巨匠、聯成等等.上課
現在想要去公司上班時有好前輩教你,有的等啦,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少之又少

plums( iT邦初學者4級 ):
IT行業也是一樣,今天學的,明天可能就落伍了,除了要對軟硬體經常摸索之外,還要對新事物、領域有保持不斷的興趣,如果不能堅持,還是別踏進來

pantc328( iT邦初學者1級 ):
不知道這是不是台灣教育的問題!
大學生畢業!我甚麼都不會?我不知做甚麼?所以讀碩士.
碩士畢業!我還是不會?我還不知做甚麼?所以讀博士.
博士畢業!我好像甚麼都會?但我還是做不出甚麼?所以當啃老族.
現在的社會,學歷很重要.但你的思維更重要.
讀四年的資工.就算以前不認真,也知道或聽說資工作甚麼.在花2年時間重新做準備.
入社會,很多東西不會有人敎你.老闆丟給你Case,你就要做出來.

sula3065408 說:
我遇到有一個Intern就這樣,因為什麼都不會,學的慢,只好繼續去考碩士。
這跟經濟不好,缺錢,只好繼續印鈔票一樣。
這樣搞只會把學歷搞成通膨,人稱「學歷通膨」,反而是有些提早就業的大學生,能力還比較強一點,這樣搞到最後,企業徵人篩選只好自立自強,不然就是平均薪資會倒過來,大學生反而給的比較高,前朝教改廣開大門沒QC根本是在惡搞,我遇到的Intern弱的跟鬼一樣,上過資料結構、C語言,現在是連變數、陣列都不懂,讓我最火大的是,最好老師都沒教,都老師的錯,搞不懂是在上什麼課。(最好敢怪老師啦!那天從我公司畢業,就怪前輩沒教,好樣的!)

sungnoone( iT邦初學者8級 ):
1、找一些基礎的MIS工作,薪水少無妨,甚至兼職也可以,撈經驗,從頭開始。
2、如果都沒有機會,如果家裡願意資助或自己有些積蓄,民間補習班再進修,但不要上短期速成的,要上長期有理論實作並重的,個人目前認為值得一上的補習班,只有一間,但不能說,其他仿間廣告打很大的都是去浪費錢的。如果沒錢,建議上青輔會職訓局找找,長期班課程都很注重實作能力,也會輔導就業,不妨多利用。
3、證照對於初入社會無經驗的學子而言,只是謀職的助益,不是薪水的助益,只有身經百戰的IT人員,證照助益才有可能彰顯在其薪資上。
4、若你尚年輕,把握任何學習機會,過去不會再回來了,訂立你的5年計畫,及思考在資訊路上你想走的路。年輕就是經得起碰撞。


http://ithelp.ithome.com.tw/question/10011415

davistai ( iT邦好手1級 ):
其實呢,寫履歷表已經是老梗了,現在流行寫部落格「履歷」啦!將個人的工作學習與實務經驗(表示你是勤勞又認真),或者產業動態與新知(你可不是個閉門造車的井底之蛙) ,甚至參與學校社團活動的心得與想法(藉此展現自我的協調能力與辦事態度) ,統統寫到網誌裡。 這種方式可能更容易找到適合的工作。因為企業深知「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痛苦,避免日後「分手」的尷尬因此最好就找對的人上車,是最佳對策。藉由深耕你的「履歷」部落格,你很快就能出頭天啦!iT邦有很多大大的部落格都是展現自己的IT專業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8341
最後,請大家記得去看這篇「以人為本的軟體業,熱情勝學歷 」

文:陳育毅


要如何培育傑出的資管人,應該先瞭解資管人的的定位是什麼?資管人的未來是如何?所以,先從網路上看看資管人的觀點,或許能帶給我們更多的省思!



首先從一位台大資管所研究生周皓天在天天天藍部落格發表的觀點說起,我認為這位研究生的觀點代表了很多資管人的心聲,就是資管人對於「資訊」與「管理」兩方面的專長要如何拿捏?他們未來的發展究竟是如何?要走傳統的MIS人員的路嗎?這是他們的迷思…


很多資管人常常會有一個迷思
就是去外面公司從程式設計師開始做起
等到累積幾年的coding經驗後
再升格為系統設計師
又再累積系統設計幾年經驗後
繼續升格為系統分析師
結果到最後
不是當管理階層就是當諮詢顧問


如此的生涯發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資管人,實際上, 資訊技術能力往往不如資工或資科背景的資管人,在現實的工作職場上較難在技術本位的工作上勝出,所以往往被認為…

身為資管人固然又資又管
但也會被別人認為樣樣通樣樣鬆


所以,資管人應該要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深耕專業知識,不一定要走上面提到的常規過程。




大部份資管學生往往過於偏重資訊科技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林子銘教授,曾在「資訊傳真」撰文評論「不確定年代下的資管人才教育」。文章的重點就是提出:目前台灣大部份的資管學生往往偏重資訊科技上的發展應用,對於比較結構化的問題能夠提出「教科書式的解答」;然而對於比較模糊的企業環境問題,往往就束手無策。從事資訊管理教育的教師們應當深思如何幫助學生迎戰未來多變的世界,培養資管的學生不但能夠了解資訊發展的軌跡,更能了解不確定性以及模糊環境之下應有的決策行為,將是21世紀台灣資訊管理教育的最重要策略規劃。

在文章中,說明了資管人學習資訊科技,目的是將資訊科技應用到企業組織的管理方式。比如說:網路與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虛擬的企業組織產生,不同國家的企業同仁都能夠在網路上形成一個虛擬的團隊以完成特殊的任務。由於工作程序的轉變,將使企業組織化大為小,並促成企業再造。越來越多的公司體認到資訊科技對公司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公司為因應這種環境需求而設立一個資訊長(CIO)的職務,以規畫整個企業在發展未來企業戰略規劃所需求的高階資訊計畫,而這樣的資訊管理高階人才更要不斷吸收資訊科技新知,更能了解公司的管理哲學,將資訊科技與企業策略做最佳結合。




資管人的定位是把資訊科技應用導入企業管理

在知名的大學生社群網站「優仕網」,台大EMBA執行長曹承礎教授的「資管的定位是把資訊科技的應用導入企業管理」一文,指出資管的定位很清楚,那就是:「把資訊科技的應用導入企業管理當中,使企業能以更科學的方法來解決管理的各種辣手問題,並使經營更有效率」因為國內企業已經更為了解資訊科技應用在企業管理上的重要性,所以讀資管的學生肯用功、肯花腦筋思考更多商業應用層面的問題,就不會有“不具專業”而找不到適當工作的窘境。

當然,現今台灣的大學生畢業再續唸碩士或博士,儼然成為一種趨勢,主要是因為台灣的企業用人較重文憑,台灣的父母較鼓勵孩子唸書,而學生本身也較容易受同儕的影響:大家都繼續唸碩士唸博士,自己不唸好像很奇怪,所以也就唸下去了。但是,根據曹教授的觀察發現,如果單純只為了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去唸碩、博士並非必要,出國唸回來也不見得比較吃香。通常出國唸研究所的人大部分會留在國外的企業工作,就算回國也是找外商公司。對國內企業的雇主而言,國外的學歷並不會比較具有吸引力。所以,大學資管系學生的教育還是應該回到基本面,那就是要教導他們懂得如何應用資訊技術來協助管理做得更好,這也就是資管人所具備的優勢。




資管人應培養的能力




更進一步,繼續探討究竟資管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把資訊科技應用導入企業管理?僑光技術學院資管系的王怡舜老師(現任教彰師大資管)在該系的刊物上,發表過一篇「資管科系同學的生涯規劃」,認為資管人應該具備四大能力:

  1. 了解資訊科技(IT)對組織及產業的影響管理就是探討「人」與「組織」的問題,所以資管人將資訊科技導入企業管理時,成敗不只是資訊技術的問題,往往是組織問題才是電腦化失敗的主因。但是各種組織運作所造成的失敗原因都不相同,而學生們又沒有這些實務經驗,所以在學校的教育就應該著重於個案研討,透過多樣的個案研討讓學生瞭解,企業導入資訊技術會面臨像是員工抗拒的這些問題,而提醒同學做一個資管人並非只需著重技術的鑽研,更要了解資訊科技引進組織時,會對組織造成什麼影響。
  2. 了解資訊科技(IT)如何運用,而不僅是資訊系統如何設計如果公司知道如何策略性的運用資訊科技,其競爭優勢可以大幅提昇,而這也是資管人對企業的責任。例如早期的資訊系統在企業的定位是屬於後勤支援角色,如會計資訊系統、人事薪資系統,所以企業會將資訊部門當成是花錢的單位,對組織的產值貢獻並不明確。但是,當企業開始策略性運用資訊科技時,資訊系統成為打擊競爭對手的武器,例如多多研讀策略性資訊系統(SIS)相關的個案,可以讓學生們進一步思考如何導入增進組織競爭優勢的資訊系統。
  3. 培養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如果資管人只懂資訊技術,對於企業管理領域沒有基本認識,便無法有效的運用資訊科技來支援企業的活動。所以要成為真正的資管人,培養領域知識便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選擇企業管理的五管領域(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財務管理)其中一個領域做為第二專長,有機會多學習該領域的學科,未來在資管的工作上更能勝出。
  4. 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資訊技術與管理科學的相關知識,生命週期都很短,現在學的東西可能兩年後就落伍了,因此資管人在畢業後還是必須不斷學習新知才能在職場上生存下去。所以,學校教育目標將不再是教同學了解某些知識而已,更應該要教導學生如何自己學習新知,同學如果能在學校中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則未來畢業後在職場上的表現必定更為出色。
    這個部分,我以自己的教學經驗做些補充說明。在靜宜國企任教五年來,在教授電子商務、企業e化、網路行銷、知識管理等課程時,都會預留一定時數給學生報告,通常在開課的前兩週我會自己先將該科目的基本知識教給學生,然後在每堂課提出數個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回去找資料做報告,而從第三週開始,留給學生報告的時間會佔去課堂的一半,我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學期至少要報告兩三個主題(分組效果會較差,因為有些學生會倚賴同組同學而不做準備),並且要求蒐集充分的資料來支持其論點,事先將蒐集資料整理在個人網頁上,報告的同時也看他們整理資料的用心與否,在報告的過程中隨時提出相關問題,測試學生的反應與思考能力,看看是否真的將蒐集資料消化吸收,而能觸類旁通做適當的回答,同時我也會要求學生必須參與他人報告主題的討論,藉此測試學生是否積極求表現,若學生無法達成這樣的報告質量,我會在成績上從重扣分,藉此讓學生不敢輕忽每一次的報告。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自己的授課負擔可以減輕,學生們在接受這樣的課堂互動後會培養出自我學習的能力,也能有更佳的表達能力,而這對管理科系的學生是相當重要的。而我來到系上,上學期在兩邊都有開設的網路行銷課程,授課方式相同,也同樣是三年級的學生,一開始發現這邊的學生在自我學習與表達能力較靜宜的學生差一截,可是一個學期下來,發現學生的表現普遍進步不少,也激發出學生的潛力,我相信自己這樣的授課模式能誘導學生開始練習如何自我學習,只要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練習機會,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都是看得到的。




MIS究竟是什麼?真像瞎子摸象!
本系的英文名稱為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是所謂的「管理資訊系統」,那麼本系學生究竟應該將學習重點放在放在「管理」或「資訊」與「系統」呢?在此引用台科大資管系盧希鵬教授寫過的一篇「管理資訊系統大象」,讓大家做個參考!
我們都聽過瞎子摸象的故事:三個瞎子在爭論著大象的長像,第一位說大象像一根管子,因為他摸到了象的鼻子;另一位瞎子則堅持大象是根柱子,因為他摸到的是腿;摸到象頭的瞎子則堅持大象應長的像一顆球。三角形的鼻子,方形的身體及圓形的頭也構成了一個管理資訊系統大象,因為在管理資訊系統的領域中也存在著三種人:管理者、資訊人員、系統發展者,這三種人因著職務與背景的不同而對管理資訊系統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問管理者什麼是管理資訊系統,他們會說管理資訊系統像一個"三角形",由橫向來看,管理資訊系統含括了企業的各個管理功能(如生產,行銷,財務等資訊系統),從縱向而言,它則包函了策略、管理、知識、與作業四個階層。管理者是資訊系統的主要使用者,比較重視系統的表達方式與報表的內容,對於系統的邏輯較不感興趣。此外,管理者所面對的環境不確定較高,他們的資訊需求也隨之改變,甚至前後矛盾。
如果你要求資訊人員來描述管理資訊系統,你會得到一個"方形"的答案。在經驗中他們受夠了管理者變幻無常的資訊需求,與為了管理方便而造成的資料重複,並且不能容忍資料不一致情況的發生。強調的不再是報表或資訊系統的設計,而是資料庫的管理。他們常形容管理者是一個胃口常在變的食客,並以炒菜來比喻資訊系統的發展,如果冰箱內的菜色(資料庫)齊全了,美味可口的佳餚(如生管、會計等資訊系統與報表)便垂手可得。因此,資訊管理者特別著重於資料的完整性與正確性。
系統發展者眼中的管理資訊系統是"圓形"的,是一連串的系統分析、設計、與實施。他們著重於系統是如何發展,軟硬體應該如何設計,使用者的需求應該如何分析,如何使用資訊科技來設計出適當的系統,及如何成功地實施出來。
管理者、資訊人員、系統發展者三種人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與關心重點,對管理資訊系統也就有不同的認知,間接地影響了管理資訊系統的發展。舉例來說,管理人員便常埋怨技術人員不懂管理,只會閉門造車,既使設計出很合邏輯的資訊系統,若不能達到管理的目的,一點兒用處都沒有;技術人員也常抱怨管理人員是電腦白癡,根本不懂電腦而無法與之溝通。事實上管理資訊系統是結合了管理,資訊與系統三個範疇發展而成。為了訓練既懂科技、又懂管理的人才,資訊管理系也就因應而生。



理工、商業一把罩 唯有資管能做到
台科大資管系盧希鵬教授還有一篇「什麼是資管系」,也同樣值得大家參考,重點節錄如下:
資管人就是要和資工系比管理、和企管系比資訊!因此兩方面都要懂一點,所以囉!會計、統計、經濟這三個讓人快快忘記、統統忘記、趕緊忘記的科目,絕對是必修地,還有最重要的管理學,更是不能漏掉的重點課程!而資訊方面的資料庫管理、資料結構、電腦繪圖、資訊系統等等課程,也是一定得上的。由上述的課程中就知道,資管系是非常艱深且繁雜,可不是單純將兩邊整合起來。
從大一開始接觸的會計學,它代表著複雜的報表和數據,是最困擾資管人的,腦袋成天想著如何從報表上的數字,推論一家公司的營運情況,唸久了會計,數字彷彿都有了自己的個性,每個數字都分別代表了賺與賠、盈或虧。
上完會計,再來就是統計接連上陣,統計則是考驗資管人數學演算的工夫,如何讓一卡車的數字,在你的生花妙手下,顯得有系統、有條理,是統計最重要的精髓,也是對資管人數理基礎的挑戰,通過了統計這道關卡,才能使程式設計的功力更上一層樓。
資料庫對於資管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技能,在資訊繁雜的現今社會,如何將大量又雜亂的資料做一個有系統的分配整理,這就是資管人的責任了,以前需要花費眾多人力才能完成,現在只要靠你一個人和一部電腦,就可以達到功效,由此可知資管人的重要!但是想把它搞懂,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第一類組的同學,從他們上課時茫然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來。
寫程式,除了要搞清楚一堆觀念和參數,還有複雜的程式語言,整天看著英文字母和數字、符號組成的怪異句子,不但會有頭昏的現象,還會有冒冷汗的情形。頭昏是因為長久看得是一堆不知所云的符號及數字,腦筋都打結了!
資管系,同時擁有資訊和管理的雙重魅力,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網路盛行的時代,成為大學新鮮人的最愛。綜觀各校資管系,許多教授不是資工出身,就是企管背景,目前專長是資管的教授仍是少數,所以授課的專業性的確有所不足。只是這樣的情況,是每一個新興科系都會面臨的窘境,但在資工與企管的兩極化的教授下,學生也很容易呈現資工較強或企管較弱的情形,而這也可以說是台灣資管的奇特性。
資訊和管理是資管系的兩大重頭戲,但如何運用上將資訊與管理做一個整合呢?這個問題不僅疑惑著資管系的學生,也讓即將進入資管系的大學新鮮人更感到惶恐!對此,盧教授表示,這個問題,其實在各學校的課程上都做了很周詳的安排。 而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實務專題」這堂課,因為這堂課,同學必須要下很多的工夫,深入的思考、細心地研究,從中了解資訊管理的真正含義,並推展至實務操作上!矛盾的是,「實務專題」課程通常安排在大四!因為唯有受過四年完整的資管訓練,才能深入地進行研究,但是往往大四的同學,為了全力準備研究所,把「實務專題」當作一般作業進行,草草了事,失去了當初「實務專題」開設的本意。
對於資管人的未來出路方面,盧教授樂觀的認為,資管系的同學在現今網路媒體風行,電子商務急遽發展的今天,擁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資管人完全具備了資訊技能和商業頭腦這兩項利器,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將來會愈來愈搶手!若是資管人,不斷進修,朝碩士、博士階段進修,更將成為最強手當紅炸子雞,尤其在現今國內極度缺乏真正資管出身的教育人才,其將成為各大學爭相搶奪、高薪聘請的對象,可見不論是就業或是進修,資管人的未來都充滿了光明的前景。資管人要求的不是和資工比資訊,和企管比管理,而是充實自己兩方面的學養,結合資訊和管理,讓企業的運作更為順暢、更有系統,能應用資訊,研擬企業大方向的人,才是資管教育最終的目標。

「E-Learning 2.0」怎麼做?(Part 2)

Posted by ChenYuYi On 晚上7:42 0 意見

文:陳育毅
圖:林美儀


在2008年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舉辦的研討會中,陳冠廷工程師發表一篇 「當Web2.0遇上E-Learning」報告,提及Web 2.0相關的成因與影響,探討數位學習及企業變革之相關議題,最後則提供了相關企業導入Web 2.0的發展方向與考量重點。


不過,大家不應該只是問「學習2.0是什麼?」這類的Know What問題!而是應該問「學習2.0的狀況中,傳統與創新的混成搭配,該怎麼配?」這樣的Know How問題才對!這是陳冠廷工程師在 另一篇文章「e-Learning 2.0:如何混的漂亮?」強調的觀點。 更重要的,在這篇文章中還引用了很重要的一個教育學說~「鷹架理論」,其認為E-Learning 2.0是符合鷹架理論的道理(下列引用原文敘述的藍綠字部分則是為了呈現其原意):
  • 在新一代的學習2.0的混成式教學中,或許就是考量類似鷹架理論的解釋,原本的正式學習(Formal Learning)模式仍就固定且執行,但透過Web 2.0或e-Learning 2.0的精神上非正式的(Informal Learning)部分,來做為鷹架,輔助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外,自行選擇適合的輔助鷹架結構,來提升原本學習的成效性。
  • 鷹架理論中提到的支援包含:資源、指導等,如果站在教學者的立場觀察,老師的教學目標不是完整的告知學生知識的內容跟答案,而是提供一些基本的概念跟最普及性的想法,然後讓學生自行發揮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找尋解答的能力,來尋找相對應的答案(或知識),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前一步的基本概念教導,是使用傳統的正式學習模式,然後丟出一個問題或概念,讓學生自行協同合作去找尋合適的資源來解決。
  • 例子:老師告訴學生說:今天要學習的是魚缸的生態系統,魚缸裡面大概會有的元素會有魚、蝦、水草、打氣機、石頭與土、燈…等生物與設備,然後這些物件的基本外觀大概是什麼樣子,如何運作等基本先備知識。而學生則是透過網際網路的資訊、或是特定資源庫所搜尋的資訊,甚至是透過去訪問水族館的老闆等教學活動,來建構最後水族箱裡生態系統的各項知識。而當中在學習活動的過程裡,我們是否就可以提供完善的、支援度高的網際網路資訊搜尋系統,或是完善的教學資源庫系統,又或是豐富的專家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夠在這其中,找到他們所需要的各項知識片段,建構腦中的知識網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 老師更可以在一步一步的階段性中,從一開始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源,也就是完整且密佈的鷹架結構,讓學生可以輕易地找出問題的解答,一直到後期慢慢地拆除鷹架,漸漸地減少所能提供的幫助,讓學生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自己慢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學習模式。這樣子的模式,或許在現在Web 2.0發酵的時代,這種訓練方式,才是對這些面對未來變化更多、更快環境的孩子們,更適合的方法。



認同E-Learning 2.0觀念之後,接下來要投入的就是如何建構出可以實施E-Learning 2.0的環境,我們可以看到在學術界提出一些實驗平台,產業界也開發出這類的系統產品:





不過,真的需要設計或採用這些學術雛形系統或商業產品嗎?如果仔細斟酌這些平台所設計的功能,真的是支援E-Learning 2.0的最佳平台嗎?或者是去混搭既有的Web 2.0平台就可以達成更具有擴充彈性的E-Learning 2.0模式呢?譬如想想看下列平台是否可以善加利用:

「E-Learning 2.0」怎麼做?(Part 1)

Posted by ChenYuYi On 下午3:17 0 意見

文:陳育毅
圖:林美儀

究竟什麼是「E-Learning 2.0」?

在2007年全國計算機會議,輔仁大學梅興教授發表了他們對於「社交學習空間之建構與實驗」結果,該實驗是以E-Learning 2.0為目標建構出一個自主、合作、開放的社交學習空間(Social Learning Space, SLS),並且訂定了鼓勵學生參與社交學習的規則,以配合發揮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而最後從系統統計與問卷發現如此的開放環境加上參與合作確實可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還達成了真正的教學相長!相當具有參考價值,值得學習其做法導入成為適合網路時代的課程教學互動方式。

接下來,將介紹其中的重要觀點,引用原文敘述的綠字部分則是為了呈現其原意,相信更能讓大家客觀瞭解原文的意思。



  •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教學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負責傳達教材,回答問題,與評量學生。
  • 隨著時空背景變化,老師已由教室中的主角轉變為演員兼導演。在某些活動中,如實習,口頭報告,討論中,課堂的主角是學生,這就是E-Learning 中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 Centered)概念的源頭。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從小到大,不論是什麼樣的課程幾乎都是這樣教的:老師挑一本教科書來教,一門課就只學到課本上的內容,認真一點的學生頂多也就在去圖書館找一些參考書來看。可是就算已經是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教師在課堂教學所做的改變,往往只是把依照課本抄黑板這件事改為做成在PowerPoint簡報檔播放而已,實在是難以想像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帶給學生足夠充分的學習資源嗎?這樣的一學期課程教學內容若與網路上可搜尋到的相關素材相較之下,應該是小巫見大巫吧?這樣對於網路時代的年輕學子來說應該不只是給了太少的學習內容,更不容易激起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吧?(我們特別繪製了下列示意圖讓大家瞭解這樣的意義)




  • 在傳統1.0的學習模式是以學習者與學習主機間溝通(Client/Server)為主
  • 過去的學習平台通常包括LMS/LCMS(學習管理系統/課程內容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多屬於封閉式且開發的成本較高。
  • E-Learning1.0的教材多是以靜態結構化課程型式呈現,以集中方式放在伺服器端。內容分類是由教材編輯者設定,主要教材內容雖能分享但也是固定的。
  • 不論是學校,企業或個人的終生學習,E-Learning1.0 的學習者主要是透過課程網站連結,遵循教材分類與順序學習。
現在採用E-Learning 1.0輔助教學的課程已經相當普遍,不過就本質上來說,僅僅是將授課教材轉換到網路上而已,並沒有讓學生可以善用網路資源來提升其學習效果。?(我們特別繪製了下列示意圖讓大家瞭解這樣的意義)





  • 在2.0 時代強調互動與合作性,學習者以開放分享方式與其他學習者互動。
  • 新的學習平台通常建立在Open Source上,並且強調和其它應用的混搭(Mesh-up),開放式平台也降低了建置成本。
  • 在E-Learning2.0環境下的教材,則更具多元性與動態性。學習標的本身就可能是動態的,譬如可編輯之筆記,可分享的Tagging標籤與內容等。經由老師或合作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與溝通的過程,由群體智慧聚合出加值的分散式學習物件(e.g. del.icio.us)。學習者可以透過RSS或Atom技術,以內容連鎖聚合( Syndication/Aggregation)的方式,自動接收動態的教學訊息或內容,並方便的加值為個人化的知識。
  • 在 E-Learning2.0環境下,學習者透過加強版的Blog/Wiki與課程,老師、還有其他學習者形成分散式連結。經由自訂Tagging 與自己的分散式個人記錄(e-Portfolio), 學習者比較容易達到個人化自主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之目的。學習者依本身條件,使用最合適的教材與速度來學,這種方式隱含著因材施教的作法。學習者在自己Blog上的e-Portfolio及學習記錄,不但是其終生學習的一部分,在未來也可能成為進修或求職時專業態度與能力判斷的重要參考指標。
就E-Learning 2.0來說,教師不能只是把教材放在網站上,而是應該導引學生更投入善用網路資源成合作學習之目的。老師不再是擔任唯一主導與規範學習範圍的角色,老師比較像個導演要激發出一群演員發揮專長讓學習的過程像一齣戲排演過程那樣精彩,讓學習的內容更加豐富。一開始,老師是對課程專業最能掌握的人,也是扮演整個課程教學資源管理者的最適當角色,但也因為學生分享的資源有可能是老師不知道的, 學生也可能對課程產生貢獻,如此最能達到教學相長(Learn from Teaching)目的。(我們特別繪製了下列示意圖讓大家瞭解這樣的意義)





在原文的實驗過程中,就是善用一些自由軟體與免費的Web2.0平台建構出社交學習空間(Social Learning Space, SLS),讓學生在習慣在這樣的SLS環境進行自主學習、學習管理、合作學習:

  • 自主學習
    SLS提供每位學習者一個學習筆記的空間,課程Blog則作為共同資源與課程管理中心。透過開放的線上教材學習,每位學習者能夠依自己的狀況自行調整學習的進度深度記錄並且持續記錄在個人Blog上,進而成為自己的學習記錄,加強自主學習的效果,除此之外學習者的經驗與貢獻又可再聚合成為新的教學資源。
  • 學習管理
    透過課程與學習者個人Blog為基礎所形成的e-Portfolio,學習者可以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加以檢視以得知個人需加強的部份,Blog本身簡易的記錄性,更加速學習者學習管理的速度,學習資料也得以保存在網路上,可作為終身學習的場所。
  • 合作學習
    利用 RSS/Atom與Trackback等回饋機制,及整合之其它Web2.0應用(e.g. del.icio.us),不同的資源可以串連在一起,結合了多面向的使用者,更可提供各種不同需求的學習者所需的資訊,建構出知識與社群的龐大鏈結,成為一個分散式的學習網絡。不但創造了個人的學習資源,任何人都能因此受惠。





輔仁大學梅興教授將這樣的學習模式套用到這些課程:網際網路運算、無線行動技術與應用、演算法、大學入門、分散式系統、XML技術與應用、Web 基本原理與技術、Web2.0 技術與應用,參與學生約300 人。

  • 每一門課程SLS皆有獨立的Blog做為課程公告與記錄。
  • 每一位學生皆有自己的個人Blog做為學習記錄與e-Portfolio之用。
  • 課程的主要網路教材資源都已獨立存放在開放Web2.0 社交書籤(Social Bookmarking) del.icio.us帳號內。
  • 每位同學也被要求在del.icio.us建立與管理自己的學習資源庫,並與課程資源相連。
  • 學生可在課程Blog上直接發表或回應文章,也可以引用(Trackback)方式在自己的Blog上發表課程主題相關文章,寫筆記心得或缴交作業。

每個課程的實施也需要配套機制來鼓勵同學參與,其採取的策略如下:
  • 鼓勵參與
    SLS系統可追蹤記錄學習過程取出需要的記錄,老師設定課程Blog參與的最低標準:(包括主動發表啟動討論,對他人文章的迴響,引用課程討論回個人Blog 討論的次數等) 。課程Blog 的首頁上也加入所有學生的個人Blog 的連結,以方便參考並產生競合關係。
  • 獎勵與補救機制
    包括了預習獎勵,貢獻獎勵,與缺課補救等三部份。為落實預習提高學習效率,在預定課堂講授日期前,發表該主題的文章,獲預習獎勵加分。學生可建議加入課程del.icio.us 新的資源,經老師核可後,獲貢獻獎勵加分。最後,因故缺席可以用SLS參與來抵扣缺席記錄。
  • 避免抄襲
    鼓勵同學使用創用CC(Creative Commons)來保護著作財產權。
  • 增加平常考
    避免同學大考前才讀書,每門課程均有3-5次平時考。系統設定考試與作業提醒,同學透過RSS會在被經常提醒。
  • 專題與題目選擇
    有分組期末專題的課程,同學被要求使用Web2.0 Basecamp軟體來記錄與管理專題計畫執行。依課程特性採取自選或指定兩方式,指定題目時則以網路競標方式進行選題。
  • 互評機制
    在學習 Blog 與專題部分,本實驗設計了自評與互評機制以鼓勵同學參與。互評又包括了跨組專題互評及組員貢獻度互評兩種。一方面避免老師主觀認知影響評分公正,另一方面也鼓勵同學全面參與。
其實驗的問卷分析就不在此詳述,請大家參考原文內容,在此將其結論列出如下:
  • 在整合Internet服務的開放式學習環境SLS中,學習者在使用上多能被吸引。
  • 利用 RSS等機制來提醒及獎勵學生,跟以往的傳統課程比起來在作業繳交以及貢獻度上都有明顯的增加,學習者在使用工具上也都能快速上手,但是尚未養成使用習慣。
  • 新一代的學生(Digital Natives, or N-Gen)比較習慣於使用Blog 與即時的回應。
  • 學習者主要利用晚間的短暫時段來進行學習,這表示學習者能夠運用來自我學習的時間很瑣碎且很短,所以在學習時透過SLS 開放式的學習,可以讓學習者快速且較有效率的學習。
  • 積極的鼓勵參與策略,可以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 參與後能形成教學相長貢獻的比率雖不高,但是在同儕之間有互相學習的效果。
  • 宣導個人學習資源(Portfolio)管理與學習入口觀念,配合積極的鼓勵參與策略,可以加強學習者的自主學習。





延伸閱讀:
新世代E-Learning 2.0創意教學建置與實驗
華語教學分享館:Web 2.0時代的華語教學
開放式課程與數位學習的現況 (2007年開放式課程與數位學習創新應用國際研討會)
e-Learning 2.0 讓喬山員工『自己就是大明星』